KEY RECOMMENDATION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左右,这个看似平常的数字背后,蕴含着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的深层逻辑。实际上是启动一场史无前例的宏观经济平衡术——要在12个月内实现价格中枢的十倍级跃升,既要规避通缩陷阱的持续侵蚀,又要防止刺激过度引发通胀失控。这场精密调控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对全球经济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在多重约束下寻求发展最优解的治理智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提出,标志着深海科技正式跻身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序列。这一历史性时刻的背后,是深海科技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从国家战略需求走向市场化应用的关键转折。深海科技不仅是人类探索未知的终极前沿,更是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战略制高点。在这个占地球表面积71%、资源储量远超陆地的蓝色空间,一场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产业革命正在开启。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国有平台公司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国有平台公司面临着从传统投融资与基础设施建设角色向产业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产业化转型不仅是国有平台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核心力量。深入探讨国有平台公司在“十五五”时期的产业化转型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是国有平台公司十五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毫无疑问,提振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马车之一,在过往的经济策略里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在当前,是战略之举。然而,当我们站在 2025 年的门槛上审视,如果仅仅将目光聚焦于提振消费,已难以满足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全面需求。
产业平台公司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可通过构建股权与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双平台的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价值的最大化。下面与作者一起探讨股权与 REITs 双平台的特点及优势、双平台协同效应的表现形式和策略吧。
青岛是全国最早开展“蓝色药库”建设的城市之一,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国际公认的16个上市海洋创新药物中有2个(PSS、GV-971)均来自青岛。2024年3月青岛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再次取得重大突破,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抗乙肝病毒新药LY102获临床准入,研发团队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LY102项目的系统临床前研究和新药临床试验申报(IND),为“蓝色药库”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两个月后,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BG136”顺利完成一期临床试验,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第17款海洋创新药物,我国海洋新药创制进入新发展阶段。
研究梳理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发展经验,麦哲中国认为青岛取得成功主要有四大抓手,主要包括持续的政策发力、布局前沿基础设施、建立综合性创新机构和产学研深度融合。
2021年3月,东京都政府制定了《“未来东京”战略》,以“绿色和数字”为核心,从实现保护东京都居民的生命和生活的“危机管理”、“无落差的社会”,到“儿童优先”等切入点推进城市进化。以“可持续性恢复”的视角,构筑强韧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首次不设GDP增速目标,但各省市“十四五”规划中都有明确的GDP增速明确目标,经济发展和分析离不开这个“指挥棒”。通过分析,全国的“十四五”期间全国GDP增速完成预期目标有较大挑战,其中内蒙古、陕西、湖北、浙江、山东等这五省最有可能或者可超预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定的GDP年均增速目标。广东、江苏、北京这三省市可能完成或略超预期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定的GDP年均增速目标,剩余23个省市很有可能完不成“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设定的GDP年均增速目标,包括上海。
5月10日,西安市数字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先行示范的标准建设西部数字经济强市,为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提供强劲动能。大会强调“强化市级统筹,全域推进、做强保障,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麦哲中国依托对西安数字经济各领域扎实的研究,聚焦各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剖析各区数字经济发展重点。
今年“两会”指出了在新时期下经济发展路线:坚持稳中求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建立了较好的“产业生态”,具体表现为不断有经济增长点涌现,不断在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上取得重大突破,孵化培育出原创新兴产业,成长出一批作为行业引领者的独角兽企业,在行业内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地。反观很多三四线城市经济增长缓慢,有一部分原因是产业生态的不健康、不完善,对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吸引力不足,缺乏创新的土壤,导致经济增长丧失内生动力。
LATEST RELEASE
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于2022年6月入选上海第三批特色产业园,是上海首个以绿色低碳创新及产业发展为特色的产业园。该园区基于宝武生态低碳冶金工艺和装备研发产业,在高强度汽车用钢、高能效硅钢等产品技术优势基础上,培育氢能、新材料、智慧制造工艺装备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宝武集团作为新型低碳冶金现代产业链链长,通过碳中和产业园的建设,聚焦“双碳”创新资源,汇聚“双碳”高端人才,打造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高地,也成为上海“央地共建”产业园的标杆。
2024杭州市明确提出要打造“1+6”产业集群,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更是提出要打造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受益于城区扩容带来的跳跃式发展新动能,拥抱商业和培育民营经济沃土,紧握风口紧握万亿市场新机遇等多因素叠加之下,试看杭州如何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
2024东莞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在智能移动终端产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数据显示,东莞2020年全年智能手机出货3.16亿台,占据全国28.7%的市场规模。东莞不仅汇聚华为、OPPO、vivo三大手机厂商,还有华贝电子、航天电子等大型整机代工企业,还拥有生益电子、蓝思科技、长盈精密等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智能手机产业链,在国内外市场中有极强的竞争力。
2024